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卓越人才”既需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更依赖于优良的教育氛围促进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坚持崇高信念的品质形成。作为我国材料专业的泰斗,师昌绪先生为我国的材料事业发展功勋卓著;作为威尼斯澳门人登录welcome的优秀校友,师昌绪先生以材料之心、爱国之情报效祖国的情怀感人至深。“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这一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应时、应运而建,旨在促进材料学子以师昌绪先生为楷模,胸怀崇高之理想,为祖国材料事业而奋发学习,在新的教育模式下发扬和传承师昌绪精神带动人才培养机制的新探索,促进威尼斯澳门人登录welcome的教育教学发展和学科发展。
一、培养目标
1.学习师昌绪先生的事迹,挖掘它背后的内涵和实质,让师先生精神与教育使命和培育任务相交织,成为思想政治教育鲜活载体。
2.探索以师昌绪精神传承为线索的一系列适合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通过教育凝聚学生、吸引学生、教育学生。
3.增强非实体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成长氛围。
二、具体举措
1.三个仪式,在家国情怀中沉淀信念。探索形成“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的培养目标,通过入班宣誓仪式、成员照片上荣誉墙仪式、重要节点纪念仪式,让学生对师昌绪班有归属感,通过亲身感受和亲自行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体味师昌绪为国为民的精神,坚定自身肩负起民族复兴时代重任的理想信念。
2.三类学习,在真抓实干中提升能力。一是从书本上学。对于专业学习,树立“学而不倦,让中国强大必须我先自强“的信念,督促学生们为报国强国而学习;对于课外学习,建立师昌绪图书馆,形成读书分享机制,让学生在读书中修炼品德。二是从竞赛中学。通过多学科交叉知识学习、竞赛实践锻炼及基于专业的项目学习等丰富学生的知识阅历、专业技能。三是从他人身上学。带学生走访郭蕴宜、李来风等师昌绪身边的人,听他们讲师昌绪故事,让学生对终身从事材料事业有使命感;多次邀请校党委书记李家俊、国家教学名师赵乃勤等做客师班,和学生一起谈专业发展、谈梦想人生,帮他们树雄心立大志。
3.三种实践,在自我审视中回归初心。一是选拔实践。创新成员选拔方法,一改“唯成绩论”的选拔方式,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考察内容和形式,让学生在选拔中重新审视自己,思考清楚进入师班的初心。二、三分别是表达实践和写作实践。师班工作特别重视学生视野的开阔,经常带领学生到访航天航空和碳纤维制造等科研院所,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著名学府,全额资助学生出国游学等,这些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为进一步挖掘实践意义,督促学生思考总结,每次出行后通过以演讲展示为形式的表达实践和以主题网文撰写为形式的写作实践,让学生将所行所看变成所思所感,学生通过语言和文字进一步自我审视。
三、实践效果
1.创新了育人工作的载体和形式。无论是师昌绪本人的事迹还是材料领域的发展历史,通过师昌绪为导引线铺展开来,有效带动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挖掘其教育内涵,增加教育厚重感,打造了积极向上、内涵丰富、个性鲜明的专业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
2.强化了非实体班级的凝聚和向心力。班级内同时拥有四个年级成员,他们绝大多数成绩排名专业前40%,他们之间建立了观察学习和榜样学习的畅通渠道,拥有良性的比学赶超的学习氛围。三、四年级学生中60%学生在省市级及以上竞赛中获奖。
3.激发了学生专业深造的斗志和热情。目前毕业的90%以上学生会选择未来从事材料研究;对师昌绪精神带给他们的正能量表示认可。比如:2015级赵惠娟以“做师昌绪精神的传承者”为题竞选威尼斯澳门人登录welcome自强之星;2016级王琪在威尼斯澳门人登录welcome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的座谈会上代表发言第一句就介绍“我是师昌绪荣誉学位计划成员”,这些是他们对师昌绪精神认可的体现,这种精神也将鼓舞和带动他们走下去。
四、经验规律:
1.教育载体的挖掘。每个学院有每个学院的历史,每个专业有每个专业的特色,挖掘专业历史、专业人物,让历史的厚重感和人物的鲜活感在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作用,能够使教育更感染人、吸引人和影响人。
2.教育成果的巩固。在很多育人工作中,我们倾注了精力、时间、资金,但是学生的收效不明显,一定程度是因为学生接受的被动性,变被动为主动的有效方法是加大学生受教育后的“输出”力度和形式。通过演讲、写作、交流等形式让学生把受教育的感受表达出来,是思政工作事半功倍的方法。
3.教育理念的与时俱进。新工科提出的工程教育理念之一是强调人的全面培养,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同行并重,这充分体现了新工科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对象有价值引领作用,也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工科的新要求,要让仪式感连结青年成长中重要的思想和生命节点,工作落细、落小、落实的过程中使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