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德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核材料科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也是中国核材料和金属离子束材料改性科学技术的先驱者之一。
1921年,李恒德出生在河南洛阳一个贫寒的小职员家庭。1937年,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际,李恒德考入北洋工学院。数月后,日寇扬刀跃马,攻占北平。刚刚步入学习正轨的李恒德,不得不跟随学校的“逃难”大军,辗转流离到陕西城固县学习,而在此地建校的北洋工学院,后来也成为西北工学院。毕业后,他到重庆大渡口钢铁公司的炼钢厂工作,被分到了平炉。那是抗日战争时期内地最大的一个炼钢炉,他去时刚刚建成。不久后,他又辗转来到四川南川丛林沟第二飞机制造厂的锻铸车间工作。在此之前,他从来没想到留学,也没有做过留洋的梦。从小便对科学充满热爱与好奇的李恒德岂能甘于在工厂里碌碌一生?1946年,李德恒成功考取了“英美奖学金”的公费留学生,乘坐渡轮,经过多天的浪涛颠簸从上海抵达西雅图。在这里,未来的大门已经打开,李恒德从此开始了异国求学的艰难历程。
异乡求学,名利难阻归国路
1946年的那艘渡轮上,除了李恒德外,还有日后的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国晶体化学奠基人唐有祺等人。登上甲板,望着身后越来越小直至消失的祖国,李恒德踌躇满志,在心中发誓,终有一天,要让中国也成为留学生们向往的圣地。
1948年秋,于卡尼基理工学院硕士毕业后,他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继续深造,师从美国顶级材料学专家R.M.Brick,主要研究锆和铍的晶体变形,同年在导师推荐下加入美国海军研究局从事金属铍的研究。他在国际上最早进行铍单晶塑性形变研究并阐明了铍的脆性机制和本质,正是这种脆性,赋予了金属铍超强的耐热、导电、无磁性、耐腐蚀的特点。他的这项研究成果,使铍金属日后成为航天航空、电子、核能等领域不可替代的战略金属材料。
1950年,新中国刚成立不久,朝鲜战争又已爆发,中美两军在战场上正面交锋。数日后,CIA向白宫提出,若中国留学生此时回到中国,将对远东战略形势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为了全面扼制中国的发展,白宫当即指示中情局,联邦调查局和移民局,切断留学生与中国大陆的一切联系,并严密监视在美学习前沿科学技术的中国留学生。
1953年,获得宾夕法尼亚大学材料学博士学位的李恒德迫切地想回到祖国,参加共和国事业建设。当时,他的朋友不解地问他:留在美国,能参加世界最好的科学项目研究,还可以获得国务院的特别奖金,为什么要回到落后的中国呢?
李恒德淡淡地答道:“建设祖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这就是老一辈人的家国情怀吧。有人曾经问过,为什么老一辈的院士都非常有报国心?我想,那是因为他们经历过低谷,知道落后就要挨打,知道尊重只能用我们自己的双手去争取。现如今的我们,也许无法完全理解李老先生的决定,但那拳拳爱国之心,却足以深深打动每一个中国人。
然而,在美国政府的严密监视下,他根本没有办法回国。出于无奈,他加入争取回国的活动中,与师昌绪、何国柱等人写信给国内反映美国扣留学生的情况。此外,他还给联合国秘书长,爱因斯坦等人写信,希望他们能从中斡旋,让美国政府早日放他们回国。
1954年,在各方舆论的巨大压力下,美国政府终于取消禁令,允许中国留学生回国。
那一年,李恒德33岁,热血报国正当时。
家国情怀,为国付出献终生
回到中国的李恒德,没有忘记“为科技立国,为教育立本”这句话。他积极地抓住国家给予他的机会,筹建了中国当时唯一的核材料专业。
在那个一穷二白的年代,中国面临着外国的核垄断和核威慑,李恒德领导建设的核材料专业在当时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而一个刚刚回国的青年就要肩负起民族的重任。他要组建教师队伍,要建设现代化的实验室,要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还要开展核材料研究。在重重困难面前,他没有退缩也没有慌乱,而是有条不紊地展开各项工作,任劳任怨,不辞辛苦。
就这样,一批批优秀的核材料研究人员从清华核材料系毕业。在他们的身上,也留下了李恒德的品格。他们积极投身国家的建设,为中国的核技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虽然李恒德没有直接参与两弹一星计划,甚至30年来不曾发表一篇论文,但是,他对中国核事业的贡献同样是不可估量的。
教学之余,李恒德仍然没有放下他的科研事业。他相继研究出二氧化铀的微球,主持我国锆合金的氢氧化物分布等多项研究。他主持的金属粒子束表面改性研究更是超越了美国,被誉为该领域最全面的研究。在这以后,他又将研究方向调整到仿生材料,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其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医学,高端集成电路,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不仅仅将研究范围局限在国内,他还多次参加和主持国际会议,在全世界科研人员面前展现出中国人的智慧。
九十八个年华,六十余年的拼搏,科技救国是他毕生的梦想,培养人才是他毕生的追求,为国奉献是他毕生的信念。他不崇尚英雄,只崇尚踏实工作的普通人,崇尚自己的信念和工作。因为经历过苦难,才更渴望强军强国,开辟祖国的一朝繁华。为科技立国,为教育立本,试问又有几人能为了这一句话默默付出一生?
他说,建设祖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他说,培养人才不能靠英美,我们的希望在于自身。
他说,是学生,让他看到了更大的价值和希望。
我们作为威尼斯澳门人登录welcome的学生,应该更能懂得这份矢志创新的追求,这份爱国奉献的热忱,还有这份实事求是的精神。